【2025品牌故事】中冶京诚:以氢冶金技术引领钢铁行业绿色革命(发表于《中国冶金报》微信公众号2025年5月16日)

发布时间: 2025-05-20
  近年来,中冶京诚以“冶金建设国家队”排头兵的使命担当,率先突破氢冶金技术壁垒,通过多项示范工程,为行业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图为中冶京诚总体设计的河钢张宣科技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工程示范项目
打造氢冶金项目全球标杆
  2023年5月份,中冶京诚总体设计的河钢张宣科技120万吨氢冶金示范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全球首例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氢冶金工程从理论走向工业化实践;2024年9月份,中冶京诚EP(设计、采购)承包的加氢站成功投运,为氢冶金工程成功注入绿氢,实现绿氢氢冶金突破;2024年12月份,中冶京诚EPC(设计、采购、施工)总包的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打通了氢冶金电炉生产汽车板的低碳技术路线,再次彰显了中国钢铁持续引领世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务实行动和创新示范。
  该项目以“重构冶金用能体系”为核心,接连取得重大突破。焦炉煤气零重整工艺,利用含氢量60%的炼焦副产品焦炉煤气作为还原剂,通过自主开发气体零重整原位调质技术,使还原气体氢碳比超过8:1,接近全氢状态。项目一期工程以焦炉煤气为过渡气源,并预留了绿氢衔接设计;二期将结合河北张家口风光电资源,实现100%绿氢冶炼,打造“绿电—绿氢—绿钢”零碳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至今已连续生产2年,产品金属化率达94.5%以上,达到国际一类标准以上,各项指标不断刷新和创造着新的世界纪录。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该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减排比例达7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分别降低30%、70%和8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评价其为“氢冶金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图为中冶京诚“氢冶金+高效电炉+Castrip®薄带铸轧”新型短流程冶金示意模型
提升“绿钢”全球竞争力
  当前,奔驰、宝马等下游企业已要求供应商提供“绿钢”认证。中冶京诚的氢冶金技术,不仅为行业破解了碳排放困局,还打开了高端产品的市场大门。
  在产品优势方面,氢冶金生产的直接还原铁(DRI)有害元素含量极低,可作为电炉炼钢的优质原料,替代低质废钢,显著提升特种钢纯净度。电炉配加30%~50%的DRI后,钢液氮含量从80百万分率降至25百万分率以下,达到汽车板等高要求钢种的生产标准。在经济效益方面,该项目人工成本降低75%,且通过碳税规避、“绿钢”溢价,大幅增强国际竞争力。目前,河钢张宣科技生产的60余种低碳钢材已出口至全球知名企业。
  此外,中冶京诚还通过数字化赋能,构建氢冶金智能管控系统和钢厂数字孪生体,实现全流程碳排放追踪与优化,为出口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精准响应国际市场需求。
开启零碳铸造新篇章
  2025年2月份,中冶京诚与新疆恒泰签署合作协议,共建120万吨/年太阳能光伏制氢—氢基竖炉金属球团项目。该项目依托新疆丰富的风光资源,以绿电电解水制氢,生产高纯精密铸件,实现从“高碳铸造”向“零碳智造”的跨越。
  该项目实现全绿氢应用,首次将光伏制氢与氢冶金技术结合,打造“零碳”闭环。在此基础上,中冶京诚积极推进产业链协同,联动绿色能源、氢冶金、高端铸造环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低碳装备制造解决方案。
  中冶京诚的氢冶金布局不局限于技术突破,更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中冶京诚已组建博士领衔的氢冶金研发团队,并规划“零碳钢厂”蓝图——以绿电、绿氢为基础,整合智能化、近终形制造技术,实现钢铁生产“零界面、零碳排、零废弃物”。
  从河钢张宣科技的工业化突破到新疆恒泰的零碳铸造探索,中冶京诚以氢冶金技术为核心,正重塑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竞争新格局。未来已来,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中,“冶金建设国家队”正以技术创新为笔,书写着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