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引“质”,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日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大型科技型企业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与达力普控股有限公司签约高端石油钻采及能源装备用管生产项目,拟建设一条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钢管生产线,助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的钢管制造基地。
“截至2月底,公司新签合同超50亿元,同比增长39.5%。”中冶京诚相关负责人透露,开年以来,中冶京诚在高端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监理、智能电网与智能工厂、新型城镇化、冶金工业炉、城市更新、高端规划咨询、智慧城市建设等业务领域斩获一大批优质合同,为企业冲刺首季“开门红”打下基础。
除了接连斩获优质新订单,持续创新突破也发生在这个春天。不久前,中冶京诚在建的“全球首创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项目”成功热试,再次以科技创新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而这背后,也是中冶京诚数十年深耕转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深刻实践。
2005年的国内首个转炉汽化冷却技术集成工程、2006年的国内首个燃气式蒸汽过热装置、2010年的世界首台球形蒸汽蓄热器……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排头兵,中冶京诚牢牢矗立于国家钢铁工业建设的前沿领域,凭借70余年来在冶金工程领域积累的丰厚经验,突破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业务范围从冶金领域延伸至市政、公路、公用基础设施、建筑、水务等城建和环保领域,承担了1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主持或参加39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等各类标准编制工作,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100余件。
2023年,中冶京诚各项年度目标圆满完成,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304亿元,营业收入188亿元,报表利润总额6亿元。“这离不开北京亦庄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的培育。”该负责人表示,入驻北京亦庄以来,中冶京诚一直享受着经开区提供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和服务,在税收优惠、证照办理、科研创新激励、公租房申报等方面企业受惠、员工受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充实。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的印发,这对中冶京诚来说是一个积极、正向的良好激励,有助于中冶京诚探索产业创新,促进京诚的技术、品牌优势与经开区产业双向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于2024年企业发展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中冶京诚将推动思想再解放、市场再布局、管理再提升、改革再深化、科创再发力、党建再加强,争取早日完成新签合同额300亿元、营业收入200亿元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