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京诚两项创新成果分别获评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9月4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等7名行业内的权威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评价,中冶京诚主持完成的“超大容量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开发及应用”和“多坯形连铸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两项创新成果分别获评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这代表中冶京诚在冶金高端装备领域工艺的创新研发水平的再次突破。
获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大容量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开发及应用”创新成果,由中冶京诚、京诚凤凰工业炉、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针对取向硅钢退火工艺窗口窄、控制精度要求高的行业痛点,实现工艺-装备-控制全突破:
工艺上,创新研发了环形炉精细化功能分区均匀加热、高效混合式冷却和保护气氛连续供气等关键工艺技术,将炉温精度控制在±5℃以内,完美匹配取向硅钢对钢卷温度均匀性、升降温速率、保护气氛的严苛要求;装备上,首创世界单体容量最大的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炉膛中径达55.2m,全炉可装120个钢卷,单座环形炉年产量≥10万吨,大幅提升取向硅钢规模化生产能力;控制技术上,首次开发漏波电缆无线通讯系统,配套研制出高可靠性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环形炉无线通讯控制、全自动燃烧与冷却控制、保护气体供气和接头自动切换等关键控制技术,实现了无线通讯系统在环形炉上应用,确保了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武钢、太钢等单位的多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环形炉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获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坯形连铸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成果”,由中冶京诚、东北大学、鞍山汇鑫铸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针对不同坯形凝固差异大、裂纹控制难、装备切换不灵活和通用性难度高、温度控制难度大等行业瓶颈,完成了一系列首创和自主研发的突破:
研发了多坯形连铸机低应变连续矫直辊列,拉应变≤0.5%;首创多坯形兼容可快换单水口浇铸系统及异形坯R角强化冷却铸坯温度均匀控制等裂纹控制新方法,有效控制各坯形裂纹缺陷的发生;研制了基于过渡框架的结晶器、通用底座扇形段设备、多坯形连铸引锭杆等装备和重型异形坯自动脱引锭技术,实现装备快速切换与多坯形兼容;开发了18分区宽范围复合型二冷水控制系统,解决了不同坯形横向、纵向温度控制难题;研发了高精度拉矫机液压控制系统,满足了多坯形连铸二冷水及拉矫机控制需求,解决了铸坯断面尺寸跨度大,特别是小断面铸坯拉矫机偏载严重的问题;通过多坯形连铸过程数字孪生系统研制与应用,实现设备监控、质量预测及工艺参数精准控制。成果已在鞍山汇鑫铸业有限公司实现了重型异形坯、板坯、矩形坯三种坯形的兼容生产,在东北特钢实现了大圆坯、板坯两种坯形的兼容生产以及其他10个项目中成功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本次评价会由中国中冶组织,中冶京诚相关负责人、技术团队成员参加会议。